西安灞桥区“强化”举措推动棚改工作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6-12-16 08:57:15
信息来源:腾讯网
阅读次数:6584次
今年以来,灞桥区继续紧抓国家加快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区稳增长、促投资、保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四项“强化”举措,有力推动棚改工作平稳驶入发展快车道。
强化“六制”联动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今年灞桥区棚改工作能提质提速往前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委区政府推行的“六制”高效联动。据了解,灞桥区新建项目区级领导包抓制,分别成立了区级主要领导挂帅的五星村、五村、六棉自由区三个独立的项目领导小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次,灞桥区棚改工作实行重点项目一周一报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专题听取项目推进情况,强化项目跟踪问效。再次,为尽快保质保量完成棚改这项民心工程,灞桥区还着手实施了项目启动前期部门联动制,区级相关各部门通过配合联动,及时研讨解决项目前期准备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启动快、推进好。而为了更好地解决遗留问题,专门制定解决遗留问题联席会议制,召集相关部门联席研究解决项目遗留问题,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问题对症施策,妥善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扫清项目建设障碍。此外,灞桥区还对所有入区棚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制,建档造册、明确时限,强化项目手续办理。另据了解,灞桥区实行区办合一的工作大部制。区城改办和灞河新区棚改办于去年底完成合并,实现了资源整合共享、提升了工作效能。
强化政策完善
为和谐征收提供坚实基础
棚改工作中,灞桥区坚持民心为首、政策先行。区城改办今年组织编撰了《西安市灞桥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文件汇编》,以准确把握现行棚改政策法规,确保辖区改造工作依法依规顺利实施。区级领导带领区城改办等相关部门及街办负责人赴北京等地认真考察学习征地及房屋征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灞桥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反复推演,制定下发了《灞桥区集体土地上宅基地搬迁奖励指导意见》、《灞桥区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指导意见》,有效遏制了加盖抢建风,节约了社会资源,保证了民心稳定,促进了征收工作的顺利实施。
强化务实作风
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扶持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及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实际情况,棚改项目资金短缺已成为发展瓶颈。灞桥区不断强化务实作风,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下大功夫千方百计破解项目资金短缺难题,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先后通过政府集合债券、国开行贷款等多种融资途径,为六棉自由区等改造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保证已实施项目不停工、推进快,群众及时回迁,灞桥区还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棚户区改造基金,向开发企业提供手续办理、安置楼建设和部分商业开发建设资金帮助。通过前期项目评估审核,灞桥区已为永丰、新市等项目提供建设资金约3.5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的资金压力,促进了项目的良性运转。
强化宣传先行
为社会稳定提供舆论环境
宣传工作对引导舆论、创设氛围、助力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在工作实际中,灞桥区不断增加宣传经费投入、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及时向各级政府官方网站、报刊等媒体发布灞桥棚改工作信息等,推介项目新进展、工作新变化。6月份在全市率先召开城棚改项目安全生产扬尘治理宣传动员会,市、区及项目建设企业等约100人参加。就西安市颁布的“房票”安置政策,印制政策宣传册,宣传引导群众,实现货币安置最大化。全年印制并向群众发放宣传手提袋、彩页、图册等宣传品10万余个(册),社会反响良好。
下一步,灞桥区将继续按照“产业转型、保留遗存、改善民生”思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商圈、三个板块”,胸怀“三让”(让旧貌焕新颜,让老城着洋装,让百姓得利益)“三要”(要吃得透政策,要担得起责任,要听得见民声)工作标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快棚改步伐,更好更快推动“品质棚改”、“宜居灞桥”建设。(来源:腾讯网)